课程资源
博物馆 

美术馆 

精美图库 

地方资源 

师生作品 

教材 

新古典主义的中坚 —— 安格尔(二)

新古典主义的中坚 —— 安格尔(二) 
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 (1780-1867)

  举世闻名的绘画大师、美学理论家和教育家安格尔在80年的创作生涯中,孜孜以求地在艺术道路上实践着自己的理想,勤于创作,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他重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强调绘画基础的训练,制订了一系列为学院派奉为圭臬的古典主义原则。安格尔一生向往古典主义,追求古典理想化的平静肃穆的美,并以此作为他艺术的最高追求。古典派强调造型的准确性,这一点安格尔做得比他的老师更极端,简直到了一椅一物非倾心雕琢不可的地步,当然造型更为精美的同时,画面自然也就更为僵化。提香,尤其是拉斐尔是安格尔终生的偶像。一次,孩提时的他看到了拉斐尔的《椅中圣母(他曾仿照《椅中圣母》创作了《1780年波滔斑夫人》)感动得热烈盈眶,后来他自述说:"拉斐尔打开了我艺术的眼界,使我顿开茅塞,这个印象决定了我一生的命运。"在意大利古典主义的宝库中,他对拉斐尔遗留画作和提香人体艺术进行了近乎发狂的研习揣摩,依照拉斐尔《雅典学派》创作了《荷马的礼赞》。
         安格尔学习拉斐尔真正的成绩是对女性裸体的传神描绘,他本人也是首屈一指的素描大师,因而对造型的把握上显示出异常的得心应手。1808年,安格尔创作了著名的《瓦尔松浴女》,这个被后世奉为裸体背影经典的形象健康、丰满、洋溢出生动而毫无任何淫亵的成分。
         安格尔强调绘画必须重视骨骼,而肌肉远在其次,他认为肌肉绘制得过分精确会成为造型纯真的最大障碍,甚至会造成独特构思的浪费使作品平庸化。这是前人所未触及的重要美学理论,1814年他应卡萝琳皇后的邀请创作的《大宫女》就是这种理论的最好佐证。安格尔故意拉长人物的腰身(增加三根脊椎骨),这种"没有骨头"的变体增强了裸体特有的妩媚感。另外色彩的调配显得平和稳定、独具匠心,以至有人称威尼斯画派无一人能够企及。

                                                                  《自画像》1858年

                                           

                                                    《阿加门侬的使节》1801年 ,此画荣膺罗马大奖。

                                                         《荷马的礼赞》 1827年  现藏巴黎卢浮宫

                                         《贝尔坦像 》1832年    藏巴黎卢浮宫
   
 

          安格尔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画家,当时由于时代的虚荣心,他并不承认自己是肖像画家。事实上,法国的古典主义绘画在肖像画上有突出的贡献。但那种风格的肖像画一般都把人物画得十分高贵和典雅,而安格尔还增加了一个层次,那就是华丽。这一点在他许多为贵族夫人作的肖像画上是最明显不过的了。尽管安格尔不愿承认自己有肖像画能力,但每当他经济窘迫时,又不得不靠画肖像来缓解自己的困境。安格尔极善于作铅笔肖像,素雅的人物肖像由于线条流畅而简练,形象极富诗意。他的肖像画价一直呈上涨的势头。这一幅《贝尔坦肖像》正是他所画的男子肖像中最精彩的一幅。作画之前,他为这位著名的《论坛报》的编辑和创办人路易·弗朗索瓦·贝尔坦先生已画了各种姿势的速写.到正式给贝尔坦画油画肖像时,后者已66岁。画家把这位精力充沛的事业家用素朴的色彩与背景来加强他的形象表现力:他坐在椅子上,穿着黑色的衣服,胖胖的身材气度不凡,一对锐利的眼睛煞是传神。嘴角露着一丝难辨的微笑,这位性格沉着的鬈发老人神采奕奕,一下子吸引了观赏者的注意力。

                                                         《唐·佩德罗吻亨利四世之剑》

          唐·佩德罗是西班牙大使,某日谒见过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为了国事他们曾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但是当他来到卢浮宫的大厅时正巧遇到携带亨利四世佩剑的少年侍卫,大使急忙按礼节向他跪下,去吻亨利四世的佩剑,并说了一句话“请让我赏光最荣耀的基督徒的剑吧!”安格尔将这一情节安排在卢浮宫大厅过道往返行人中的一个瞬间场面,左边是希腊柱式雕像,右侧是走出画面的行人,背后则是守卫兵士,前景主体人物是匆忙下跪吻剑的大使佩德罗虚伪且虔诚的舞台亮相动作,由于他身着红黑相间的衣饰,所以形象十分突出,与身着素淡的少年侍卫形成形体和色彩的对比,这是一幅更多倾向写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奥松维约伯爵夫人肖像》1845年

                                                  《奥松维约伯爵夫人肖像》局部

                                                 《奥松维约伯爵夫人肖像》素描

                                                                    《洛哲营救安吉莉卡》1819年  法国卢浮宫收藏

          取材于16世纪意大利诗人阿里奥斯特的诗集《狂乱之夜》所描绘的情节:支那女王安吉莉卡被囚禁在泪之岛上,她被当着海神奥鲁克的祭品,她在等待自己的末日到来。正在这危难之时,勇士洛哲驾驭着自己半鹰半马的座骑,赶来杀死了海里的神兽奥鲁克,营救了安吉莉卡。         在这幅画中,安格尔的古典主义倾向十分鲜明,安吉莉卡的裸体被描绘得十分优美,画家不是表现她临危的情态而是着意在表现人体完美,英雄洛哲勇敢相救毫无临危救人的激情,只是将长矛放在怪兽的嘴里而已,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平静而庄重,这正符合古典主义所追求的意境,重理性轻情感,重类型轻个性,造型符合雕刻效果。

                                      《瓦尔松的浴女》1808年  藏巴黎罗浮宫

          安格尔创作《瓦尔松的浴女》时,才28岁,当时他正在罗马留学。从这个丰满女子微妙的背部,画家找到了使之激动的因素。色调明暗、冷暖的变化,半明半暗的光色,在她柔嫩的背部变化浮动着;他用绿色的帘子、白色的床单、白色带花的头巾……,安排在浴女的周围,成为陪衬,空间和浴中等物的装饰,通过色彩关系和素描处理,显得十分和谐,因此,溢出一种特殊的美感。

                                                                  《大宫女》1814年 藏巴黎罗浮宫

           19世纪初,法国贵族上层对具有强烈的东方情调的土耳其内宫生活极感兴趣,一些画家为满足贵族的享乐追求,竭力迎合去描绘这类题材,就这层意义上讲,安格尔也不例外。当这幅画在巴黎展出时受到公众的抨击,主要指他的艺术表现而论,有的说:“安格尔先生画活人就像几何学家画固体一样。为使其预算好的线条赋予素描以立体感,他什么事都做了!他把人体的各个局部忽而放大忽而缩小”。有人说他笔下的这位宫女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安格尔不是解剖学家而是艺术家,他为了塑造完美的形象可以夸张人体的结构,正如他的学生所说,他可能是对的,也许正因为这段秀长的腰部才使她如此柔和,能一下子慑服住观众,假如她符合正常人体比例就不这样诱人了。这幅大宫女如按纯正的古典主义要求确有许多不周之处,画面各部分色彩不甚和谐,人体结构错位处甚多,但这是按自己的审美观念重新组合的一个美的对象。  安格尔是个矛盾的人物,他从来不过问政治,却竭力歌颂拿破仑;他竭力崇尚古典主义,可他创作时经常作出越轨的大胆突破;他特重高雅理性,他却大量画“低级”的肖像和表现情感人物;他既顺从迎合时代,又往往逃避现实我行我素。

    

                                                           《大宫女》局部1

                                                                  

                                                             《大宫女》局部2

                             

《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1853年,布面油画,106.5 X 88厘米,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勃罗日里公爵夫人是一位端庄优美的贵妇人,画中沙发上的外衣、手套和扇子似乎说明她正准备外出或刚从外面回来。作者将人物的皮肤和各种对象的质感处理得维纱维肖,在表现手法上其造型丰满圆润,线条柔美流畅,色彩清纯恬淡,衬托出女主公的高雅气质。

  

                                                    《勃罗日里公爵夫人像》局部